很多宝爸宝妈们非常关注奶粉的选择和冲调问题,却忽略了奶粉的储存问题。有的新手宝爸宝妈们说:奶粉不就是放在阴凉处或者放在冰箱吗?
殊不知,宝宝喂养的成功源自一个又一个细节,即使是储存奶粉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,仍然不能疏忽。
春季万物萌动
也是细菌病毒滋生的季节
这时奶粉的储存则更加关键
那么关于奶粉储存
新手爸妈应该需要关注哪些呢?
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。
奶粉为什么要“限时食用”?
营养成分易流失
婴幼儿奶粉确实有”开罐限时”要求,因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,如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以及维生素等。
奶粉在开罐后特别容易受到外界水分、氧气、温度、光照等多种因素影响,而发生脂肪氧化、乳糖结晶、非酶褐变等化学反应变化。
这些化学反应除了使奶粉风味变坏,还会导致吸潮结块、营养素流失、变色等质量问题,所以,奶粉一定要“限时食用”!
※脂肪氧化指脂肪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;乳糖结晶指乳糖吸水导致奶粉产生结块。
外界环境易污染
怕潮
有些家长会把奶粉直接放地上,不管地面是什么材质的,都是错误的做法,容易受潮或招虫子。奶粉,不能放在家里的犄角旮旯、潮湿、不通风的地方。
空气、温度、湿度、卫生状况等环境因素,都可能对奶粉产生影响。
怕热
奶粉中的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,是晶体状营养物质,遇到高温容易融化,出现结块现象。温度过高,奶粉氧化还会造成味道变苦或有哈喇味。
所以,不要把奶粉放在家里的热源附近,比如:向阳的阳台、电视旁、厨房灶台等地方。
怕冰箱
平时担心奶粉变质,会把奶粉放在冰箱保鲜的妈妈,请举手~
冰箱对奶粉来说,可不是保险箱。冰箱里低温潮湿,长时间存放,频繁取用,会让奶粉更容易受潮、结块、变质。而且冰箱中并不是无菌的,里面的细菌会通过奶粉开罐后的缝隙,污染奶粉。
怕微生物污染
宝宝喝的奶粉营养元素丰富,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温床。开罐后的奶粉更易接触外界污染,一旦滋生细菌,奶粉中的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分解破坏,加速奶粉的变质。
怕强光照射
如果奶粉开罐后没有做好避光工作,维生素C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K1 等在日光照射下很不稳定,更容易降解、分解,光线还对奶粉脂肪氧化有促进作用。更容易分解、变质,降低奶粉的营养价值。
看完科普,本次的重点来了,为大家整理了奶粉的正确储存方法,家里囤了奶粉的,快来抄作业~
开封前
尽量储存在阴凉、通风、清洁、干燥的地方,避免阳光直射,也要远离厨房、洗手台这类地方,以免因潮湿空气和微生物滋生而被污染。
在有必要的情况下,最好将奶粉储存在距离地面1m以上的地方,谨防宝宝触摸造成污染,也防止奶罐不慎坠落而砸到宝宝。
开封后
奶罐打开后,同样要储存在阴凉、干燥的地方,每次开罐食用后记得一定及时盖紧奶粉盖,远离污染源储存。
冲泡时,避免用打湿的手伸进奶罐舀奶粉,奶粉勺用完后,尽量和奶粉分开储存。
(粉勺分离,干净卫生易储存)
冲泡后
已经冲调好的奶液,在常温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,超时必须倒掉!现在正值春季温度逐渐升高,常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就不建议再喂宝宝喝了。
那么大多数家长们都已经知道,在存放时要注意避光、干燥、阴凉和密封,但还有以下这四点却是很多人所忽视的,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吧:
一旦开盖,空气中的氧气、水分和一些外部环境会对奶粉质量产生一定影响,使用限期会大大缩短。
大多数奶粉包装上有明确规定,一般都是建议「开封后 1 个月内用完」。家长要注意在奶粉打开后标注开盖时间,避免过期。
取出的奶粉会和奶瓶等用具接触,极易沾染细菌和水分。如果倒回罐中,很可能会污染原罐中的奶粉或将水分带入,引起奶粉受潮。
冰箱内外的温度和湿度差异比较大,如果频繁取放,罐体会很容易出现小水珠,使奶粉变得潮湿、结块,反而更容易变质。即使在炎热的夏季,奶粉也是不需要放冰箱的。
不要重复使用旧的奶粉罐,即使清洁得再干净,细小的粉末和细菌也容易藏在包装的细缝中,重复使用容易使奶粉遭受细菌的侵袭。
了解月嫂/育婴师培训,点击查看
了解早教培训,点击查看
请育婴师、育儿嫂,点击查看
月嫂/育婴师公司创办,点击查看
24小时服务热线:
0731-83995552 / 17673059554(可加微信)